弋阳腔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弋阳腔知识 列表

弋阳腔知识

  • 微信二维码

    扫描有惊喜

弋阳腔班社与传人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时间:2014-06-13
     江西弋阳腔得于广泛流传与不断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仍然能够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一直活跃于民间,历代的一些班社与传人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早期的弋阳腔班社与传人情况现已无法查考。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调查、访问,了解到了清末以后一些弋阳腔著名班社(其中包括部分兼唱赣剧弹腔的班社)与一些主要艺人的情况。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机构”部类记载,清同治、光绪时期至民国时期有影响的一些弋阳腔班社及主要艺人有:
    马老义洪班: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乐平县永善乡(今众埠乡)界首村马元雨创建。该班开始唱弋阳腔,后来兼唱赣剧弹腔。至民国初,改以唱弹腔为主,兼唱部分弋阳腔剧目。民国五年(1916年)因班主马元雨将戏班转让给同乡张家炎、张家邦而散班。该班演出的弋阳腔剧目有《三元记》、《卖水记》、《珍珠记》、《定天山》等。名角有马月泉(小生)、张四小(小生)等。
    老义洪班:是在民国五年(1916年)由乐平县永善乡黎桥张家(今文山乡黎桥)的张家炎、张家邦从原马元雨的“马老义洪班”去姓留名而组建的。该班组建后,增添了方先林(驮梁旦)、俞六喜(小旦)、冯依金(正旦)、吴天水(小旦)、王友发(小生)、龚泰泉(老旦)等名角;后期又有挑大梁、名声大震的方水仔(正旦)。以上名角中的俞六喜、冯依金、龚泰泉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便被请到省城南昌,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弋阳腔子弟(即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学员)任教,为弋阳腔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老同庆班: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乐平县永善乡(今众埠乡)杨家王毛俚创办,是一个擅长乱弹剧目并兼唱弋阳腔的名班。主要艺人有肥嘴(驮梁旦)、桂炳仂(二梁旦)、李水培(浑名“子仂师”、武旦)、张四小(小生)、禾杆衣老子(大花)、徐家亮(老生)、李同茂(正生)、刘四妹(武旦)、细苟(小丑)等,其中多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名角。该班于民国初年散班。
    明经同乐班: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乐平县永善乡黎桥胡家(今文山乡黎桥)胡顺江创办,是一个“高、昆、乱”各腔均唱得非常出色的名班。主要艺人有余清道、侯先梅(武生)、吴天水(驮梁旦)等。该班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散班。
    赛同乐班:原由乐平县永善乡尚亷徐家(今众埠乡尚亷嘴)人创办。民国三年(1914年),改由渡头李家接管原班人马,更为现名。主要艺人有方先林(驮梁旦)、冯依金(正旦)、李福东(大花)、郑瑞笙(小生)等。该班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散班。艺人中的郑瑞笙、李福东、冯依金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任教于专门培养弋阳腔子弟的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
    上述马老义洪班、老同乐班、明经同乐班、赛同乐班,是由清入民盛行于鄱(阳)、乐(平)、景(德镇)一带的乐平四大著名班社,有人亦称他们为兼唱弋阳腔大戏的四大名班。其他著名弋阳腔班有:万年王老义洪班、新老义洪班、三老义洪班;浮梁赛京义洪班;弋阳县城大文锦班、邵畈目连班、曹溪弋阳高腔傀儡班。还有以演唱弹腔为主,兼唱弋阳腔的乐平县乐安乡鸬鹚埠(今为垦殖场)的老同乐班、同春舞台、鄱阳县皇岗弯头徐家的东海同乐班、上饶沙溪的老紫云班等。
    清末民初留下来的一批弋阳腔老艺人,是弋阳腔艺术得于传承下来的非常重要的一代传承人,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尚健在。1953年、1958年他们先后被请入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①和弋阳县弋阳腔剧团任教,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弋阳腔子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艺人是:郑瑞笙(小生,师承陈顶寿)、王友发(小生,师承不详)、徐维栋(正生,师承李三宝)、李南水(老生,师承王裕发)、李福东(大花,师承余起清)、叶三义(二花,师承温舒师)、徐双林(三花,师承方有胜)、马火泉(三花,师承不详)、俞六喜(小旦,师承刘延金)、程隆裕(小旦,师承不详)、王清和(三花,师承不详)、龚泰泉(老旦,师承青道师)、张广德(小生,师承不详)、黄志强(老生,师承不详)、张生太(正生,师承不详)、方财清(三花,师承不详)、袁玉廷(乐师,师承不详)、王仕仁(琴师,师承张银宝)、夏义昌(鼓师,师承刘祥发),这些老艺人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相继离世。
    新中国成立后的弋阳腔传人,有3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由清末明初留下来的弋阳腔老艺人嫡传的一批弟子,即原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赣一班”的一批学员。这些学员从小便直接接受老一辈弋阳腔艺人手把手的授艺(有的还经过了磕头下跪正式拜师仪式),得到老艺人们的真传,使一批弋阳腔传统剧目以及弋阳腔的唱腔和表演得以继承下来。后来,他们又将自己所学到的弋阳腔艺术,传授给一班又一班的师弟师妹们。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弋阳腔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重要的传承人。这些人中有:万良福(小生)、晏致健(正生)、童薇薇(小旦)、童明明(小旦)、邹莉莉(小旦)、段日丽(文武花旦)、熊振淑(文武花旦)、侯爱蓉(武旦)、熊中彬(正旦)、高金香()、熊丽云(老旦)、刘安琪(三花)、汪炎振(大花)、杨瑞骅(琴师)、张华景(琴师)、廖新海(鼓师)、程烈清(鼓师)、陈火元(鼓师)等。这些人后来大多数成为江西省赣剧团(院)或各县赣剧团的主要演员、琴师、鼓师。他们虽然现都已过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但近些年来有的还在进行导演、作曲工作,有的仍在为年轻演员授艺,为戏曲事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一份余热。
    与“赣一班”学员情况相类似的还有20世纪50年代初景德镇市赣剧团的一部分中青年演员,如王耕梅(王仕仁之女、小旦)、程素娟(正旦)、石祁香(正旦)、陈桂英(正旦)、于晓园(小生)、程金旺(小生)等,他们亦承得到过老一辈弋阳腔艺人的亲自传授。
第二种情况,是由江西省文艺学校(即原江西省戏曲学校)既各地市分校所培养的一批批学生,即江西省文艺学校的“赣二班”、“赣三班”、“赣四班”、“赣五班”、“赣六班”以及各地市分校先后同期的一大批学生。“赣二班”学生1957年入校时、“赣一班”尚在校,一批弋阳腔老艺人大部分尚健在,因此,这批学生与“赣一班”学生一起,同时向弋阳腔老艺人学艺。待1960年“赣三班”学生入校时,弋阳腔老艺人一个个相继离世,传承弋阳腔的重任便由“赣一班”、“赣二班”的学生承担了。此后,从“赣四班”至“赣六班”的传承情况,亦大体如此。“赣一班”、“赣二班”的学生们,把自己从弋阳腔前辈老艺人身上学到的一批弋阳腔剧目、唱腔、表演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后来的师弟师妹们,使一代代弋阳腔传人茁壮地成长,有的还成为了具有知名度的表演艺术家,如从“赣四班”毕业的陈俐,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在全国戏曲界享有声誉。历届毕业生中其他较为优秀且具有一定影响的还有:“赣二班”的熊华(小生)、龚国光(正生)、陈金枝(文武花旦)、孙蓓君(正旦)、刘良琰(正旦)、方凤香(正旦)、杨素芬(老旦)、杨典荣(三花)、徐胜祥(二花)、洪智勇(大花)、洪琳(琴师)、雷献三(琴师)、余传玖(鼓师);“赣四班”的黄海红(文武花旦)、陈晓霞(老旦)、刘文育(正生)、居毅强(老生)、余彪(三花)、管明(二花)、姜新月(鼓师)等,这些人从艺校毕业进入省、县各剧团后,亦成为艺术骨干,为弋阳腔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第三种情况,是通过演出弋阳腔剧目(包括整理、改编的弋阳腔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以及移植、创作的弋阳腔新剧目等)来继承弋阳腔艺术(主要是音乐方面)的一批演员,如江西省赣剧团的潘凤霞(小旦)、文浩丽(小旦)、郑苏岚(小旦)、祝月仙(文武花旦)、童庆礽(小生)、匡忠彦(小生)、李水保(三花);弋阳县弋阳腔剧团的张玲香(小旦)、林西怀(正旦)、崔健洁(老旦)、万长生(小生)等。他们除了演出了《珍珠记》、《卖水记》、《送衣哭城》、《拷打吉平》、《藏孤出宫》等一批弋阳腔传统剧目外,更主要的是演出了一大批用弋阳腔演唱的新剧目,如《木兰诗》、《十五贯》、《还魂记》、《向秀丽》、《西域行》、《团圆之后》、《杜鹃山》、《铁肩红心》、《梨园恨》、《祭碑出征》等,为弋阳腔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潘凤霞、童庆礽伉俪主演的弋阳腔《还魂记·游园惊梦》,曾获得毛泽东主席“美秀娇甜”的高度评价,成为弋阳腔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弋阳腔艺术添色增辉。在由潘、童二人主演、后来不断磨砺而成为赣剧经典的一些剧目中,弋阳腔剧目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潘、童二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最富盛名的表演艺术家,与弋阳腔是分不开的。
    除了上述潘凤霞、童庆礽等老一代艺术家为弋阳腔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外,还有一批年轻一代的演员也为弋阳腔的继承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艺、80年代后开始崭露头角的涂玲慧(正旦)、徐永峰(正生)等。涂玲慧唱腔、表演均为上乘,她是江西省第一个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与“文华表演奖”的青年演员,20世纪90年代初到香港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涂旋风”。她也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新一代弋阳腔子弟——20世纪90年代初曾两次作为领衔主演率团飘洋过海到新加坡演出,受到海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徐永峰是在弋阳县弋阳腔剧团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曾在《方志敏》、《祭碑出征》等弋阳腔现代戏中成功地塑造了方志敏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了来自北京、湖南、福建等省内外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除了上述几代传人之外,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还有一批弋阳腔的研究者、编剧、导演、作曲等主创人员,为弋阳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特别是一批音乐工作者,如20世纪50年代的程南豪、刘明泉、李忠诚、吕美东,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杨瑞骅、程烈清、谢南师、陈汝陶、张华景等,为弋阳腔艺术、尤其是弋阳腔音乐的继承与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弋阳腔音乐谱写了大量剧目。李忠诚(笔名乘舟)则是这些音乐工作者中最为杰出的一位。由他或与人合作谱写的《还魂记》、《西域行》、《铁肩红心》、《江姐》、《梨园恨》等一大批弋阳腔剧目中的音乐,不仅受到演员们的喜爱,也得到领导、专家以及广大观众的高度称赞,他在弋阳腔音乐的改革与发展上所积累的许多丰富经验,成为后来者的楷模。李忠诚等一批作曲家们对弋阳腔音乐的传承、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宝贵贡献人们是不会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