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的继承与保护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时间:2014-06-13
由于弋阳腔音乐具有“错用乡语”、“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等特点,加上演唱上采取干唱加锣鼓助节的别具一格的形式,以及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因此从它一形成开始,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是,清初以后不断的战争,使弋阳腔艺术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末民初以后,加上乱弹诸腔的兴起,弋阳腔终于走向了衰落,到1949年前,弋阳腔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江西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即对弋阳腔艺术进行了积极的抢救、继承工作。首任江西省文化局局长石凌鹤对此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功不可没。20世纪50年代初,在石凌鹤局长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江西省赣剧团即将古老的戏曲声腔弋阳腔作为赣剧多声腔之一的重点予以挖掘、抢救、继承、发展。一方面,通过排演一批弋阳腔传统剧目以及移植、改编、创作剧目,使弋阳腔音乐、表演得以继承下来;另一方面,早在1953年,即招收了一批12岁左右的学员,开办了一个“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从乐平请来了十几位硕果仅存的弋阳腔老艺人担任教员,他们手把手地将弋阳腔的唱腔、表演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学员,而这些学员,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一代“弋阳子弟”。
同样对弋阳腔艺术的继承与改革、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的是弋阳腔家乡的弋阳县弋阳腔剧团。这是全国惟一的弋阳腔专业剧团。弋阳县弋阳腔剧团是于1958年10月在首任江西省省长邵式平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式成立的,1959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4个古老剧种之一的国营剧团重点扶持。同年,剧团便着重进行了弋阳腔的挖掘工作,请弋阳腔老艺人演唱弋阳腔传统曲牌,由专业音乐工作者记谱并整理。近半个世纪以来,弋阳县弋阳腔剧团演出了一出出深受群众喜爱的弋阳腔剧目。如20世纪50—60年代的古代戏《珍珠记》、《还魂记》、《卖水记》,《岳飞》、《送衣哭城》、《江边会友》、《藏孤出宫》、《拷打吉平》、《犒军夜访》、《张三借靴》等,现代戏《江姐》、《刘三姐》、《杜鹃山》、《山乡风云》、《风雨同路人》、《焦裕禄》、《夺印》、《迎春花》、《英姑》、《雷锋》等;70年代的现代戏《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青峰岭》、《海岛女民兵》、《平原作战》、《机声高唱》、《方志敏》等,80年代的现代戏《祭碑出征》、古代戏《荆钗记》等。这些弋阳腔剧目,有的在参加全省戏剧会演中获得多项大奖,有的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上海、安徽等省、市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或进行现场直播,或录音、录像后广为播放。
数十年来,弋阳县弋阳腔剧团不仅积累了一批弋阳腔剧目,还造就了一些颇有艺术成就的优秀演员,如林西怀、张玲香、黎明缘、徐永峰、杨典荣、崔健洁等,他们的表演艺术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2005年9月,一批经过3年培养刚从上饶文艺学校弋阳腔班毕业的学员,经过择优进入恢复重建的弋阳县弋阳腔剧团。这些新生代的“弋阳子弟”的加盟,给弋阳腔剧团吹来一股清新的春风,使曾经一度与广大群众久违了的弋阳腔演出,又与广大群众见面了。短短的两年以来,以这些年轻演员、演奏员为主体的弋阳腔剧团,排演出了一批新剧目,长年累月活跃在城乡之间,唱响、传播弋阳腔,为人民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其中有的年轻演员已经崭露头角,如陈丽娟演唱的弋阳腔经典剧目《珍珠记》片段,在参加2006年6月10日于南昌举办的“江西省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演出、展出活动”中,荣获特别纪念奖,受到省政府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除了江西省赣剧团(院)、弋阳县弋阳腔剧团外,景德镇市赣剧团、乐平县(市)赣剧团、鄱阳县赣剧团、上饶县赣剧团、万年县赣剧团等,也演出过不少弋阳腔剧目,对弋阳腔的继承与发展亦做出了贡献。
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弋阳腔的继承、发展与保护工作,长期以来,不仅受到弋阳县、江西省等当地政府和组织的关心与支持,也受到国家文化部、国务院的重视。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弋阳腔为全国第二批29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6月10日,弋阳腔又被列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切实做好弋阳腔的保护工作,在弋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弋阳县文化局先后制定了《弋阳县抢救保护弋阳腔工作方案》和《弋阳腔保护方案》,从行政和专业的不同层面,对弋阳腔保护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划布局,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为具体实施保护弋阳腔提供了依据。
新世纪弋阳腔的保护工作,始于2002年。当年县政府作出决定,每年拨款10万元为弋阳腔保护资金;2004年4月8日县政府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弋阳县抢救保护弋阳腔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弋阳县抢救保护弋阳腔工作委员会”,随着2004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弋阳腔为全国29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的颁布,弋阳腔的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短短几年中,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1.2004年10月27日——10月29日,由弋阳县抢救保护弋阳腔工作委员会积极策划、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和弋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弋阳腔(高腔)学术研讨会”在弋阳县风景秀美的龟峰隆重举行。这是继1990年在弋阳县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腔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就弋阳腔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影响,弋阳腔的艺术形态、音乐特征以及弋阳腔的发展、衍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江西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报道,在弋阳腔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4年10月29日,经过一年余的筹办,耗资近20万元的“中国弋阳腔博物馆”在叠山书院正式开馆,并接纳了出席全国弋阳腔(高腔)学术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的参观指导。
3.2005年9月,恢复组建了弋阳县弋阳腔剧团,一批刚从上饶文艺学校弋阳腔班毕业的优秀学员成为剧团的生力军,曾经沉寂了多年的弋阳腔演出,又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4.2007年,弋阳县政府对1961年竣工的弋阳腔剧场——弋阳县文化宫在1984年维修的基础上,再次投入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为弋阳腔的传承、保护、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证。
5.从2004年开始,弋阳县文化局、弋阳腔保护工作室先后在弋阳、南昌、鹰潭、乐平、景德镇召开了8次弋阳腔老艺人(传人)和从事弋阳腔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座谈会,走访了以上地区弋阳腔老艺人(传人)和专家学者数十人,听取他们对弋阳腔抢救保护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为弋阳腔的抢救保护出谋献策。此外,还走访了上饶、铅山、横峰、万年、鄱阳、浮梁等县,深入民间开展弋阳腔普查,收集到一批珍贵的弋阳腔剧本、音乐曲牌、演出实物等资料。
6.2006年弋阳县文化局在江西省艺术档案馆的协助下,邀请王耕梅等景德镇7位弋阳腔老艺人担任主角,弋阳腔剧团演员为配角和帮腔,抢救性拍摄了《哑夫背妻》、《牢狱写状》、《法场生祭》三个弋阳腔传统折子戏。
产生于弋阳县的弋阳腔,是弋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品牌,虽然历经了600多年的沧桑,但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它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