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弋阳腔知识 列表

弋阳腔知识

  • 微信二维码

    扫描有惊喜

弋阳腔独树一帜的表演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时间:2014-06-13
    弋阳腔的脚色行当体制为“三生、三旦、三花”的三行九脚制,即生行的小生、正生、老生,旦行的小旦、正旦、老旦,花行的大花、二花、三花。因为弋阳腔的剧目大多为历史故事剧和家庭社会剧,因此,正生、正旦、大花在戏班中有“三大台柱”之称。
生行的小生、正生、老生,分别扮演青年、中年、老年男子,演唱时均用本嗓。旦行中的小旦、正旦、老旦分别扮演青年、中青年、老年女子,小旦和正旦演唱时均用小嗓,或小嗓与本嗓相结合,老旦用本嗓。花行中的大花扮演的大多如《珍珠记》中刚正不阿的包拯,或《定天山》中豪放刚烈的尉迟恭,或《青梅会》中阴险奸诈的曹操等,演唱多用喉音和鼻音,俗称“汉音”唱法;二花扮演的多为性格粗犷、重摔打扑跌以及刀枪把子等武功的角色,如《古城会》中的张飞、《西游记》中的沙僧等,演唱中偏重喉转舌尖音,俗称“珠砂音”或“坝音”唱法;三花大多扮演机灵活泼、诙谐滑稽的角色,如《金貂记》中的李道宗、《定天山》中的张士贵、《珍珠记》中的张千等,演唱用本嗓,由于多采用本地俚词俗语,因而演唱中滑音较多。
    弋阳腔的表演风格有如下一些特点:
    1.源于生活、贴进生活,追求一种朴实无华、“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以演员行旦为例:除花脸的台步要求稳重、重心全在脚下、“一步一顿”的步法外,其他行旦像小生、老生、三花脸行的台步,主要以角色的年龄加以区分,年龄大的年迈人,脚下走的“老步”。除此之外,都比较生活化,但又都经过提炼与艺术加工,讲究形式美。比如旦行的台步,分快步和慢步,没有常见舞台上快而立的“圆场”,而是一手护腹一手前后摆动,以表现古代缠足女子的婀娜姿态。要表现急走也是在此基础上步子加快。再如指法,弋阳腔旦角艺人的指法不是“兰花指”,而是“单手指”。即用一个食指的转动指物表意,进行人物交流。即便是生活中理鬓整发一类细微的动作,在表演中也都用“单手指”来表现。从《送衣哭城》中孟姜女行路的台步、持伞、扛伞、扶伞、趴伞等身段以示路途劳累跋涉艰难的生活化表演,以及《珍珠记·书馆相会》中王金贞做团圆米粿时的一系列表演——打水、洗脸、洗手、揉粉、搓丸等表演,均在边唱边做中进行,与生活非常贴近。又如《金貂记·江边会友》尉迟恭的一些,演来豪放刚烈,他的那些上船、解缆、撑篙、垂钓等一系列表演动作,古朴平实,富于生活情趣,不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更符合人物性格。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看了弋阳腔老艺人李福东(1894—1962)演出的《金貂记·江边会友》(饰尉迟恭)后,在1957年撰写的《赣湘鄂旅行演出手记》一文中写道:“两年前,我看过了弋阳腔老艺人李(福东)先生的《江边会友》,这次又看到他的戏,更感觉亲切。……不但在表演动作上看出古老剧种的特点,就从服饰上也看到早期的朴实现象,尉迟恭的脸谱和京剧现在的勾法不尽相同,而与我所藏的明代脸谱是比较接近的。”可见弋阳腔的表演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无不体现其朴实无华的艺术本色。
    2.表演动作大、线条粗,身段严谨,场面热闹。由于演出剧目大多为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舞台上所用的刀枪剑戟,大多为真刀真剑,
    因而形成金鼓杀伐、慷慨悲歌的艺术风格①(①清富察敬崇《燕京岁时记》:“按京师戏剧,风尚不同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即弋阳腔)。高腔者,有金鼓而无丝竹,慷慨悲歌,乃燕士之旧俗也”。)。据清代无名氏所著的《曲海总目提要》之《天缘配》条目记载,弋阳腔舞台演出中“铺设人物兵马、旗帜戈甲、战士击刺之状,洞心駴目,可喜可愕。”为了以热烈火爆、惊天动地的演出技艺吸引观众,弋阳腔的舞台上,还经常出现杂耍武打和雄壮奇观的演出形式,如两军对阵,双方主帅先以简单的刀枪交锋,然后便转为杂耍表演,名之曰“清翻”或“打台”,开始双方士卒兵丁一齐翻扑,继而逐个单翻,所翻跟斗五花八门,各显奇能;接着是对打,在对打中,三节鞭、九节鞭、流星飞叉、窜椅板凳等技艺一一展示,有时还加入窜火上吊,真刀真枪、套数变化不断,并且边打边喊,雷声震动,令人惊心动魄。
      3.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其表演的粗犷、奔放、强烈的动律美的艺术风格。弋阳腔所采用的不用管弦乐器伴奏与“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使其在表演上载歌载舞不但是人物情感的一种外化,有时还要在“众和”帮腔的“调喧”声中,动作表演带有节奏下的重复性,使人物的情绪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使人物的内心体验趋于理性,在观众的欣赏中起到一种间离效果。弋阳腔的“众和”(帮腔)不光是要取得“调喧”的效果,还可看出由于其多在草台演出,且是对旷野四众对欣赏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刺激并产生了台上台下的互动。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它一般都是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运用图案和色彩来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典型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弋阳腔的脸谱既保留了明代脸谱的传统特色,同时又有所变化与发展。它的特点是:在思想性方面封建迷信色彩较少、艺术结构和色彩都很明朗、简洁;风格朴实、富有装饰趣味、同时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各方面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色彩运用上,弋阳腔脸谱一般都是依据人物肤色分别采用红、白、黑三色。在脸谱组织结构上,一般都是根据眉眼鼻嘴和脑门12个部分组成。不但依照不同人物性格和面貌特征绘成各种各样脸谱,而且还根据不同的部位绘成各种各样的细谱。弋阳腔脸谱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整脸,又叫揉脸:多用单色涂脸部、以黑色绘出眉眼部位。
    2.粉脸:在脸上涂抹白粉,用黑色勾出眉眼和肌肉纹理。
    3.三块瓦脸:着重在面部器官部位的夸张与肌肉结构的刻画,把两棱及额部明显地分成三块。
    4.花脸:纹样结构比较细致而复杂,一般都是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成。
    5.歪脸碎脸:组织结构没有一定的规矩、纹样多不对称,与花脸相仿。
    6.老脸:多用白粉为底、以黑或红色绘纹,也有以本色为底而用白粉绘眉眼与肌肉纹理。
    7.小花脸:有文丑、武丑、大丑、小丑之分。文丑多勾豆腐干和元宝脸,武丑则多枣核形。这种脸谱比较简单,主要以白色突出眼鼻口唇的部位。借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达到帮助演员表情的目的。
    8.象形脸:多根据各种鸟兽的形状、变化成为各种图案而赋予人物性格化,多用于神话戏中。在艺术创造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此外在旦角也有开脸的,如:杜金娥、钟无盐的脸谱即是。
    昔日,弋阳腔的演出大多在乡村戏台、祠堂、庙宇进行。至今,在弋阳乡间还保留了不少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如座落在弋阳县湾里乡西李村李氏宗祠内的西李台,建于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虽然历经了500多个春秋的风雨沧桑,仍然原貌依旧。此外,还有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芳墩露天万年台,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童家台,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曹溪台,以及杉山街古戏台、姚畈古戏台等,虽然结构不尽相同,但都极具浓郁的赣地建筑风格。这些古戏台,不仅用来演出弋阳腔,同时也是乡民们用于家族祭祖、欢庆丰收的场所,是展现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岁岁平安的吉祥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