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弋阳腔传承

  • 微信二维码

    扫描有惊喜

弋阳腔剧团大事记
1、弋阳腔剧团成立于一九五八年十月,演职员来自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农村业余剧团骨干,最初由方景星、吴占文两同志负责,后来县委派了原检察院院长巩宗法同志任剧团团长。开始只自排了一些现代戏如:《风雨同路人》、《捉松毛虫》、《红霞》。农村业余剧团来的就演他们曾经演过的古装小戏如《花亭会》、《黄鹤楼》等。这段时期剧团还着重抓了挖掘弋阳腔的原始剧本与曲调工作由吕美东、辜汉保两同志整理,请来传授的老艺人有:张广德、张生太、邹龙生、袁玉延等。成立剧团后,先后看过我团演出的首长有:皮定均、谢羽、李定坤、流沙、石凌鹤、吴长武、汪金祥、方正、朱旦华、方志纯、汪东兴、邵式平、刘宁一等。
2、一九六一年省里将我团全体演员调到省文艺学校培训学习两个月,回来后正逢上饶地区召开五级干部大会,调我团为大会演出剧目有《三请樊梨花》、《借亲配》、《宝莲灯》等得到很高评价,地区领导亲自接见。地区文化局专门找了几个地区级剧团为我团召开座谈会。
3、一九六三年弋阳腔剧团经过人员筛选加上省戏校分来四名毕业学生,剧团艺术素质进一步提高。当年在宜春演出时,正好碰上省赣也在宜春演出,演了一场戏后,谁知观众都涌到我们团来看戏,结果省赣只演了三天而我们则演了半月有余。还有一次南昌市越剧团来我县演出《江姐》,当时正值我县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本来县里安排大会看南昌越剧团,可是与会人员一致要求要看我团演出的《江姐》。可见当时弋阳腔剧团在群众中的地位有多高。
4、一九六四年上饶地区戏曲现代戏会演我团参演剧目《回乡曲》得到了好评,总结大会上地区挑选我团青年演员林西怀作大会发言。
5、文革时期剧团也受到冲击,一九七零年剧团与新华书店、电影院、文化馆等单位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后又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调来了几位省赣下放人员和招收了乐平、上饶等地的专业人员排了《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戏。同年九月为配合福州军区军事演习在上饶演出《奇袭白虎团》。
6、一九七一年由“弋阳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改为“弋阳县赣剧团”。
7、一九七二年排了《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都唱弋阳腔在参加省里汇演时,我团演出的《智取威虎山》被评为优秀剧目,《奇袭白虎团》被拍成电视。
8、一九七五年我团创作演出反映农村题材的现代戏《报春梅》赴万年参加地区现代戏剧目汇演得到文艺界人士的好评。
9、一九七七年十月我们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方志敏》赴省参加现代戏汇演得到了一致好评。
10、一九七九年由于我团与福建浦城赣剧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在福建浦城演出时,浦城文化局专门为我们召开了欢迎大会,此次在浦城演出半个多月每场爆满。浦城县还特请我团肖桂香副团长和林西怀两人为他们学员上课。
11、一九八一年由弋阳县赣剧团又恢复弋阳县弋阳腔剧团名称。这一年我团受地区委派参加全省戏曲现代儿童戏汇演,我团创作演出弋阳腔《祭碑出征》荣获了本次汇演的全奖,即:剧本创作一等奖、导演奖、表演奖、音乐奖、舞美奖,该剧又被省推荐赴京汇报演出,后因某种原因未去成。
12、一九八二年下半年剧团分成两个演出队,实行承包演出场次及经济任务,这年两队都非常努力,都超额完成任务。
13、一九八四年下半年两队合并由黎明缘承包组织一个团下乡演出,此次在波阳县业余剧团挑选了十五名演员,与本团部分演员一起演出了一百多天戏,经济收入很可观。
14、一九八五年经县委研究委派蒋昌奎任剧团书记,罗明荣为第一副团长并拨给五个国营指标招收好演员。结果在余干、波阳、贵溪等地吸收了新鲜血液,同时在外县也调来了几位资深演员,充实队伍,结果面貌一新。当年排了《三姐下凡》、《呼家将连台本》等剧目。观众很是欢迎。
15、一九八六年参加全省玉茗花戏剧节我团排了青阳腔《百花赠剑》和弋阳腔《追舟》两个折子戏到波阳县参加汇报演出。
16、一九八九年上半年由于受当时文艺改革风声影响,剧团几乎瘫痪,下半年县委政府派人前来改体。部分人员调出,留下人员组成一套人马三块招牌,即青少年宫、弋阳腔剧团、文化宫。
17、二00二年四月根据时任弋阳县委书记裴建勤批示,弋阳县文化局与上饶市文艺学校联合开办弋阳腔戏曲班,在弋阳、上饶、万年、波阳招收弋阳腔学员38名。中专学历,学制3年,9月5日正式开学。
18、二00五年九月,我们从刚毕业的弋阳腔戏曲班,择优聘用了部分优秀学员,恢复组建了弋阳腔剧团。县政府决定,对剧团实行定额补助16万元/年,同时一次解决开办费16万元。
19、二00六年,县财政投资150万对弋阳腔剧场——弋阳县文化宫进行改造维修,为弋阳腔的传承、保护、展示提供有效载体和场所。